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出版:《文学教育》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1672-3996
国内统一刊号:42-1768/I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语 言:中文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wxjy@wxjyzzs.cn
在线编辑QQ :1835107651
投稿邮箱 : wxjy@wxjyzzs.cn
QQ: 1835107651
本文发表于《文学教育》 2021年4期
吕叶 郭建伟
内容摘要:《雷雨》是曹禺所著的一部经典话剧,其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蘩漪,她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思潮巨大影响的新式女性,它敢于反抗封建纲常,追寻自己的本心,但是结果却是悲剧的。蘩漪一直在与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渴望自由婚姻家庭、向往痴狂的爱情所抗争,却因为自身的性格、当时的社会制度所影响,各种反抗都以最终的失败而告终,也体现出蘩漪的悲剧性。
关键词:《雷雨》 蘩漪 女性 封建制度 悲剧命运
蘩漪是《雷雨》中人物形象塑造最为成功的代表,曹禺对于蘩漪的性格刻画和描写也是笔墨众多,并且满怀激情,将其对生活、婚姻、爱情的反抗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也着重表达了对蘩漪悲剧性结局的惋惜。为了深入探究蘩漪的悲剧性,应该对《雷雨》中的各个场景、人物对白以及时代背景等进行细致分析和解读,从而找到蘩漪反抗失败的根源所在,重新评价蘩漪的悲剧性。
一.蘩漪的复杂性格
《雷雨》中的蘩漪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的复杂性格就是她人物形象的标志,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大批女性,是备受争议的一个女性人物。蘩漪的性格好比“雷雨”一般,敢愛敢恨,稍显偏激,但又不失可爱,让人感慨颇多。蘩漪自从怀揣着憧憬嫁入周家,她的反抗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也宣判了她悲剧的人生命运。十八岁的蘩漪,正值花季的年龄,心中对爱情和生活都充满的向往和想象,然而她却嫁入了周家,开始享受人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但这种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她追求的是除了物质以外的精神寄托,要的是轰轰烈烈的情与爱[1]。但是,在周家,蘩漪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爱,被自己当作唯一的爱人周朴园所忽视,长期得不到尊重和关注,使得她的内心逐渐死去,成为了一个“死人”。就在蘩漪即将彻底死去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情感再一次被唤醒了,刺痛了她的眼睛以及灵魂,她得到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爱。这个给她带来生的希望的人就是周萍,一个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出现的男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不被认可的,并且会遭受唾弃,因为那是背负伦理罪孽的乱伦,但是蘩漪的心灵早已活跃起来,任何人和伦理道德都无法阻止她去爱,她已经不顾一切要去将乱伦进行到底,她的性格也变得复杂了起来,甚至已经成为了病态,因此引发了后来的报复,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结局。
二.蘩漪的三种悲剧抗争
1.与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抗争
《雷雨》中的蘩漪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她上过私塾,获得过新思想,尤其是“五四”新思潮,对她的影响很大。为此,她对于新事物和思想的接受能力要比一般人强的多,所以在资产阶级思想诞生并迅速扩散开来的过程中,她很快就成为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向往着。例如蘩漪在《雷雨》第二幕中的独白:“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了死会,一生只热烈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2]”从中可以看出蘩漪对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追求,但是由于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资产阶级的思想浪潮难以彻底掀起来。周家也一直在试图维护封建大家庭的秩序,用家庭至上的观念以及转制主义精神,一点点扼杀着蘩漪那热情似火的情感,磨去了蘩漪追求自由的渴望,使得蘩漪根本感受不到一丁点的自由空气,她的抗争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以悲剧收场,并且弄得自己遍体鳞伤。
2.与自由婚姻家庭的抗争
十八年前,正直花季的少女蘩漪听从祖宗长辈的训诫,带着对爱情的向往和婚姻和渴望嫁到了周家,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了20岁的男人-周朴园。刚刚进入周公馆的蘩漪,其内心是激动的,并且对婚后的生活和爱情都是充满了渴望和向往的。但是,理想是饱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周朴园虽然娶了蘩漪,但是内心并不爱她,依然无法忘记自己的初恋鲁侍萍,并没有给予蘩漪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尤其是在蘩漪表现出自己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感时,周朴园更是认为蘩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更加心安理得的怀念着自己的原配夫人,家里依然摆放着旧家具、旧相片,代表了曾经的“美好”。常年在外的周朴园即使在家也会在书房会客,并以逼迫蘩漪喝下治疗疯病的药来显示自己对她的关心,这种伪善的面具让人感到憎恨。久而久之,蘩漪的性格就在这种“夫爱”下出现了变化,对自己的婚姻和爱情都失去了愿景,这点可以从蘩漪对儿子的话中得到体现:“你父亲是一个伪君子”,同时也表达了蘩漪对不幸福婚姻和不美好爱情的凄怨叹息。
3.与痴狂爱情的抗争
蘩漪的性格是复杂的,同时也是极具个性的,《雷雨》作者曹禺曾说过:“她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这也是对蘩漪敢爱敢恨性格的一种变相肯定吧。蘩漪是周朴园的继室,在嫁入周家以后一直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爱和尊重,她也不甘于受到周朴园和周家封建大家族的思想禁锢和摆布,内心深入依然燃烧着对爱情的向往火苗。所以,蘩漪没有继续隐忍族权、夫权对自己的统治,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将自己的“野性”彻底释放出来。不知道是出于对丈夫的报复,还是对于自己的放纵,她爱上了周家的长子周萍,并将他当做自己痴狂爱情抗争中的一根救命稻草,想要紧紧地握在手中。她费尽心思、手段用尽破坏了周萍和四凤的爱情,并旁敲侧击地怂恿自己的儿子周冲去追求四凤,甚至允许周萍带着四凤一起过。在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失去了未来时,蘩漪选择一跳玉石俱焚的道路,选择与爱同归于尽。但是,蘩漪和周萍的爱情是激情的,也是畸形的,是被当时社会伦理所鄙视的,所以周萍想要从这种犯罪感中摆脱出来,但是蘩漪却想要一致维持下去,最终在自身心理的偏差和封建伦理的重压下苦苦挣扎,并且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以悲剧结尾。
三.蘩漪反抗失败的原因
1.社会背景
蘩漪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是必然结果,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蘩漪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大多数女性,婚姻和爱情都需要遵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自己毫无自由可言。正是在这种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蘩漪就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嫁给了并不爱自己,并且自己也不了解的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凶狠并且强权的人,不允许别人反抗自己,并且长期生活在伪善的面具之下。在周公馆,蘩漪的自由彻底失去了,没有爱情、尊重和自由,逐渐被磨成了没有情感的人,好比石头一样,安静地等待死亡。同时,蘩漪反抗的失败还与她经济无法独立有直接关系。所以她在不遗余力进行反抗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过彻底从周公馆中逃离出来,与共同生活了18年的丈夫周朴园彻底决裂,这都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封建制度下,男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女人,加重的财政大权全部掌握在男人手中,女人离开了男人以后根本无法生存,根本没法重新开始生活[3]。
2.蘩漪性格
蘩漪天生丽质,并且心灵如水晶般纯净,对于婚姻和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期许。但是,在她18岁的时候,她却在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的强制下,嫁给了比自己大了整整20岁的周朴园,嫁入了封建的周公馆,开始了不断的抗争,也打开了她悲剧命运的大门。蘩漪在嫁给周朴园以后,虽然表面上看她衣食无忧,是周朴园的太太,但是她却徒有其表,没有得到周朴园的爱和尊重,并且还被封建主义拷上了精神的枷锁。另外,蘩漪在常年的压抑下,性格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她变得抑郁且乖戾,热情又不失冷漠,并且有一些傲慢,敢爱敢恨,所以造就了她不断抗争的结果,并一次次倒在了封建制度和轉制主义下,一次次的失败,最终使得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得已接受了悲剧的结果,彻底地疯了。另外,蘩漪受到了“五四”思潮的巨大影响,她所做的抗争全部带有资产阶级解放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她的内心深处依然无法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限制,仍旧带有封建社会女性的痕迹,抗争的过程稍显软弱无力,虽然反感周朴园对她的态度,但是却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坚守着自己家庭和婚姻,维持着自己周太太的身份[4]。再加上周萍根本不可能带着她逃离周公馆,无法给她想要的生活,因此她的抗争是徒劳的,结果必然是悲剧的。
四.从反抗的失败去解读蘩漪的悲剧性
1.无助反抗的悲剧
蘩漪的几次反抗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局都是悲剧的。在剧情发展过程中,蘩漪第一次反抗是喝药,第二次反抗是看病,第三次反抗是雨夜归来,周朴园对蘩漪进行的训斥,“不要装疯!你现在有点胡闹!”蘩漪立即回应:“我是疯了,请你不用管我。”最后一次反抗发生了剧情的结尾,反抗也从消极转变为积极,开始了更加主动的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原本的审判者没有得到该有的同情和怜悯,而是与被审判者一起走向了悲剧的深渊,形成了玉石俱焚的结果,各种反抗都变得毫无意义。
2.无力挣扎的悲剧
蘩漪的婚姻是不幸的,夫妻之间缺少爱以及共同的语言,所以她在嫁入周家以后,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使得她的反抗也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在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下,蘩漪的反抗就是一种无力的挣扎,正如剧中的独白:“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在剧中,蘩漪的身上有着典型的传统女性影子,并且也具备资产阶级女性的思想,使得她备受煎熬,每一次的反抗都看似激烈,却又绵软无力,无法摆脱封建的束缚和羁绊,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决定了她悲剧的人生命运。
总之,《雷雨》中蘩漪的人物性格十分突出,既有封建传统下女性的温柔和知性,又有资本主义下新女性的大胆和抗争精神。蘩漪在嫁入周家以后,就开始了与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抗争,与自由婚姻家庭的抗争,与痴狂爱情的抗争,最终的结果是悲剧的,但是过程是值得人们反思的。抗争的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背景和蘩漪性格所造成的,失败是必然结果,但是抗争也是时代发展以及思潮进步的必经之路,具有深刻和久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凯华.绝望中的挣扎——《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J].青年时代, 2018,(003):9.
[2]张欢琪,李楠楠.《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再认识[J].青年时代,2019,(016):5-6.
[3]亓梦雪.谈《雷雨》中周繁漪的悲剧人生[J].山海经:上半月,2019,(003):19.
[4]许嘉芝.浅析《雷雨》中女性人物的悲剧[J].中国文艺家,2018,(001):85-86.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
本文由: 文学教育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学教育杂志社编辑部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