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文学教育》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 wxjy@wxjyzzs.cn
文学教育版权信息
文学教育封面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出版:《文学教育》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1672-3996

国内统一刊号:42-1768/I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语   言:中文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wxjy@wxjyzzs.cn

在线编辑QQ :1835107651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wxjy@wxjyzzs.cn

QQ: 1835107651

官方网址: www.wxjyzzs.cn

广播剧:语文学习的一种新载体

时间:2019-06-15  点击:2041


       

赵昌竹

师: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可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吗?

生:子牛,老师肯定要点你名。待会儿就看你出丑喽!

生:别,别,这个我真不行。

师:子牛,你能模仿什么声音?给大家表演一下。

……

一位教师,两名学生;一间教室,一台电脑,两个录音话筒,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广播剧录音活动。在这个安静的环境里,一名学生正对着话筒说着台词,一遍又一遍,声情并茂,另一名学生正在一旁对剧本进行修改,教师则在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学生的语言和声音。

就这样,我们听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语言,进行自己的创作。这就是广播剧带给我和学生的快乐体验。

广播剧是借助语言、音乐、音响等来表现人物事件,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曾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电视剧、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速普及,广播剧的影响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淡化了、消失了。但近年来,随着各类有声作品平台的快速发展,广播剧焕然新生,尤其是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广播剧作品日益增多。

我和学生一起利用广播剧展开各种学习已有五六个年头,且行且思,收获颇丰。广播剧已经成为我和学生展开语文学习的新载体。

一、广播剧:语文学习的“魔法石”

將广播剧引进教学领域,融入语文学科,有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广播剧是一种通过文字来创作剧本,通过语言来表达剧情的艺术形式,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和语文学科有着天然联系。站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广播剧,其价值更为明显。

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四个方面——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广播剧的价值也恰好与这四个方面相对应。

1.语言价值

语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词。发展学生的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广播剧的剧本阅读、剧本编写都是紧扣语言的。读好剧本中的人物语言,读透人物语言背后的情感和深意,读明白故事的核心思想,这是关于读的培养。创编广播剧剧本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广播剧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所以,围绕广播剧这个载体,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出多维度的语言学习途径。

2.思维价值

语文中的思维是语言的思维,是由语言活动、语言作品体现的。广播剧中的思维体现在作品本身,也体现在作品欣赏、作品演绎的行为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思维。学生主动参与,让自己成为编剧,编写出精彩的剧本;让自己成为导演,掌控着整台剧的方方面面;让自己成为演员,用声音来诉说一段故事、诠释一份感情。这些,都需要学生用思维指引行动。

3.文化价值

经典小说是有文化价值的,诗词歌赋也是有文化价值的。写作是有文化价值的,诵读也是有文化价值的。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字和语言都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所以,广播剧也是具有文化价值的。广播剧的剧本属于和文字有关的文化,广播剧的演绎则属于和语言有关的文化,将语言、文字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广播剧的文化,这文化太多、太广、太深,需要我们慢慢探索。

4.审美价值

广播剧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广播剧的剧本也属于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那么,和学生一起阅读优秀的广播剧剧本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来感受作品,这是一种多么特别的审美方式啊!广播剧的声音作品也是如此,依靠耳朵来欣赏,通过声音来审美,这种体验独具匠心。

总而言之,广播剧具备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言价值、思维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广播剧就像一块神奇的魔法石,通过一个具象的载体,于无形中给学生带去多元价值。

二、广播剧:理解与表达的载体

在我和学生将广播剧作为语文学习新载体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并且从中得到了很多感悟,尤其是很多新颖的学习方式,仿佛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添了一双新的翅膀。

从整体看,广播剧是一棵树,远远看去伸出了两枝,一枝关于文字,一枝关于语言,合在一起,整棵树便叫作“语文”。再走近看这棵树,还是伸出了两枝,一枝叫“理解”,一枝叫“表达”,合在一起,整棵树就成为了“语文学习”。如果用这棵树上的木料做一艘船,那一定是绝佳的语文学习的载体。

1.关于文字的理解:看懂剧本

广播剧的文字主要体现在剧本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涉及很多剧本,但不是广播剧剧本。广播剧的剧本与其他剧本是有区别的,需要通过文字转化成声音,让听者明白所表达的事情、呈现的场景。只通过声音,不依靠图像,也就意味着对文字有着更多的限制,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广播剧的文字是值得品味、赏析和学习的。但在实践中,我还是让学生先从接触课本中的剧本开始。

下面是我给五年级的学生上的《学写剧本中人物的对话》习作教学片段。

师:管家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阿谀奉承,爱拍马屁。

师:那么,他怎样说话让我们感觉到这样的特点呢?请你从剧本中找到原因。

生:他对不同的人称呼不一样。在他眼里,人分九等。他对公仪休说话时就特别尊重。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课本中的剧本,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人物对话突显人物特点,初步了解如何写好剧本中的人物语言。

之后,我还挑选了一些优秀的广播剧剧本带领学生阅读。如《爸爸的大鱼》《哥俩好》等校园广播剧。学生通过这些优秀的校园广播剧,对如何写人物语言有了更多的体会。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择中,除了经典的文学作品、科普类读物、各种工具书等读物外,广播剧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有价值的阅读选择。

2.关于声音的理解:听懂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但我们对声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东西往往是陌生的。从熟悉到陌生,再从陌生到熟悉,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广播剧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声音、自主地创造声音。广播剧的作品欣赏是依靠听觉完成的,不借助其他任何感官。只是根据所听见的内容加以联想和想象。

我们常说语文课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摆在第一位,究竟有怎样的要求呢?难道只是指上课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听明白同学的发言吗?如果说对学生的“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应该给他们推荐更优秀的可听内容。听优秀的广播剧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种由声音、音响和音效展现情节、诉说故事的载体,正是最佳选择。丰富而优秀的内容选材,专业而优秀的播音水平,正是学生最需要的有声读物。

在一节课上,我给学生听广播剧,让他们边听边感悟,听完后进行交流,就好像在完成一篇“靠耳朵阅读”的课外阅读一样。

师:从这个片段中,你听到几个人物?

生:三个。一个同学,还有他的老师和他的妈妈。

师:有人知道这个同学的名字吗?

生:叫葛丁,老师和妈妈在对话中提到了。

师:听得真清楚,谁听明白了为什么妈妈要打电话给老师?

生:因为葛丁这两天回家不开心,妈妈询问老师原因。

……

“听到几个人物?”这個问题需要捕捉、提取听到的信息,“为什么要打电话给老师?”则需要在掌握情节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与感悟。

这样的听剧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深度阅读,一种从视觉走向听觉的阅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感悟情感、产生质疑、即时思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

3.关于文字的表达:创编剧本

除了欣赏优秀的广播剧作品之外,我还和学生一起创编。

创编的第一步是修改。找来一些合适的剧本,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修改。这也是一种新型的写作教学方式,尤其可以训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来塑造形象,是广播剧剧本最大的特点。当然,除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之外,情节的编写也是很有意思的。我曾让学生续写《半截蜡烛》剧本,结果出现了各种情况。20名参与的学生各自思考,随意发挥,迸发出了不同的思维火花,统计结果如左下表。

可见,针对同样的主题进行

剧本改写,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他们对情节的想象是多样的,更是具有个性的,剧本的改编让常态语文学习有了新气象。

除了改编剧本,我们也创作剧本。比起改编文字,创作文字则是更加困难的一件事。没有基础,白手做起,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但当我们尝试过后发现,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在其中助一份力,学生还是可以比较出色地完成的。

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然后共同创作广播剧作品,也算是送给自己的特别的成长礼物吧。学生用自己的富有童性的语言,通过文字反映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或感动,或欢笑,或兴奋,或酸涩。这些生活感悟都化为了剧本中的文字,这种奇妙的转化正源于广播剧这个特殊的载体。

例如,“魔力水”是我们创作主题中的一个主题,几位小编剧的丰富想象让人佩服。

【作品1】

甲:快喝喝我这魔力水吧,喝了能让你飞上太空。

乙:真的能让我飞上太空吗?

甲:那当然。

乙:好,我喝。

(“咕咕”的喝水声)

乙:哎呀,快救救我,飞得这么高,我该怎么返回地面呀?

【作品2】

甲:隔壁班的丹丹有瓶魔力

水,你们听说了吗?

乙:魔——力——水?

(众人议论声)

甲:是啊,喝了之后能实现人的愿望呢!(羡慕语气)

乙:哇!我也想喝。

丙:哎,哪里有的卖呀?

乙:要有的话我要买上一万瓶!

……

这部剧大约有10名学生参与了编写,他们每个人的巧思综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你喝了吗?》剧本初稿。后来,经过进一步改编和完善,剧本得到了电台广播剧专家们的好评。可见,学生是天生的作家,是天生的剧作家。广播剧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成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宽阔载体。

4.关于声音的表达:演绎声音

广播剧最终是需要通过声音来演绎的,这就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带来了考验。首先,作为一个剧本表演者,要将自己的声音置于故事之中,而不是干巴巴地把文字读出来。要能够将声音表演得自然,让人听起来就像日常说话一样,这并不容易。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角色特点、所处的场景,演绎出合适的语气。

广播剧与其他舞台剧相比,完全依赖声音的表达与演绎,对于声音表演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参与广播剧朗读的学生就是在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广播剧表演实践,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果再回到课堂上发言、读书,语感肯定是有明显提升的。

在一次广播剧的录制中,有段对话需要表演者笑着说。可表演的学生对着录音话筒怎么都笑得不自然,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一名学生想出了办法,在表演者旁边或说笑话或扮鬼脸,逗得表演者边笑边说台词,从而完成了这个片段的演绎。

不难发现,在广播剧的演绎过程中,学生就是一个小演员,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得以进步和发展。学生能想到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来帮助演绎声音,可见,在他们的思维中,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塑造声音。可想而知,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度和对语言的敏感度一定会有所提升。

三、结语

广播剧正逐步在小学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相信总有一天,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会花满枝头、硕果累累。广播剧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多了一些美妙的文字和动听的声音,多了一些深度的理解和个性的表达。广播剧这种语文学习“新载体”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本文由: 文学教育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学教育杂志社编辑部

2019-06-15

上一篇:认知诗学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新路径研究综述
下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探析